清流林畲镇打造“零污染村”:厨余垃圾变宝,生态农田全覆盖

在福建省清流县林畲镇,一个名为“零污染村”的示范点正在悄然兴起。这里,厨余垃圾经过科学处理,变成了农田的肥料,实现了生态循环,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林畲镇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美,但过去,这里的村民在处理厨余垃圾时,要么随意丢弃,要么堆放在一起,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林畲镇积极探索,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走上了生态发展的道路。
“零污染村”的创建,首先从改变村民的观念开始。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村民们认识到厨余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同时,村里还建立了完善的厨余垃圾收集体系,确保厨余垃圾能够及时、准确地被收集起来。
收集到的厨余垃圾,经过分类、发酵等工序,最终变成了有机肥料。这些肥料被用于农田的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质量,实现了生态循环。在林畲镇,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将厨余垃圾投入专门的收集容器,看着它们变成肥料,再回归农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以前,我们家里的厨余垃圾都是随便倒掉的,现在知道了这些垃圾可以变废为宝,真是既环保又方便。”村民张阿姨笑着说。
除了厨余垃圾的处理,林畲镇还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实现了生态农田全覆盖。在农田里,村民们不再使用化肥、农药,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与健康。此外,村里还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如节水灌溉、智能温室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如今,林畲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一切,都得益于“零污染村”的创建。
“我们的目标是,让林畲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示范村。”林畲镇党委书记陈书记信心满满地说。
未来,林畲镇将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零污染村”的运行机制,让更多村民享受到生态发展的成果。同时,林畲镇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生态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的创建,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全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将借鉴林畲镇的经验,走上生态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扩产,年供种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 • 海归硕士引领尤溪试点“乡村CEO”计划,古村营收翻两番
- • 沙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盛大启用,提供“一站式”康养服务,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新篇章开启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收益10%助力乡村教育”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泰宁一中“大金湖生态科考队”荣获全国金奖,发现濒危鸟类新栖息地
- • 大田美人茶牵手星巴克,有机茶园亩产值翻三倍,茶产业迎来新纪元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点赞
- • 建宁均口镇“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力贫困学子实现全覆盖就业
- • 永安桃源洞全息光影秀点亮夜游经济,年增300%创辉煌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将乐擂茶粉冲饮装热销东南亚,年出口额破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淮山肽提取技术突破,助力保健品年出口额突破3亿元大关
- • 三元区新增3所普惠性幼儿园,2025年秋季学期提供学位2000个,助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
- • 建宁县城关中学荷韵美育中心落成,百亩荷塘变身写生基地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复原明代线装古籍,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三明学院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助力产业工程师人才培养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传承与创新共绘德育新篇章
- • 永安贡川镇宗祠成人礼复兴:00后穿汉服行及笄冠礼,传统文化魅力引热议
- • 三明市12县区全面达标,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称号
- • 尤溪联合梯田灌区改造完工,5万亩农田灌溉保障全面升级
- • “黄慎与扬州八怪学术论坛在宁化召开:传承与创新的艺术对话”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网助力乡村振兴,滞销率锐减助农增收新篇章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闽江航运三明段通航工程启动,区域物流成本预计下降30%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闽江源护水员公益岗:助力300贫困户年增收2万+,共筑生态宜居新家园”
- • 三明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能力突破50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大田土堡活化计划:安良堡变身非遗民宿体验地,传承古韵新生活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三明市发布首部《红色民俗志》:传承革命年代生活技艺,弘扬红色文化
- • “将乐常口村‘两山学堂’研学之旅火爆,生态课程预约盛况空前至年末”
- • 三明市吹响教育强市号角:2025年教育经费投入占比目标达6%
- • 三明成立小吃产业研究院,发布《预制菜标准白皮书》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 • 明溪红豆杉林套种黄精,林下经济产值破亿元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 • 青水畲族乡凤凰装走秀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服饰闪耀国际舞台
- • 宁化治平畲族乡苎麻织造工坊盛大开业,非遗布料制成国潮服饰热销市场
- • 三明客家酿酒节盛大开幕,古法黄酒与现代精酿的完美融合引爆年轻市场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 • 林大蕃烈士故居修缮竣工,红色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传承革命精神
- • 《热血传奇》新区与复古区深度对比:快节奏创新还是经典战术博弈?
- • 尤溪纺织产业迈向智能化:“机器换人”助力智能纺纱设备出口东南亚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千里江山图》国博展新篇,发丝之上诗词飘香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山区物流中心投建:助力福建山区经济腾飞
- • 全球沙县小吃门店突破10万家,年营收超600亿元,成为文化输出标杆
- • 建宁莲乡摄影大赛:无人机航拍万亩莲海,震撼画面惊艳世人
- • 三元区推行“新生入学一码通”,房产、户籍数据自动核验,实现入学零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