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支“银发非遗护卫队”成立,68岁平均年龄传承老手艺
近日,我国在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国首支“银发非遗护卫队”正式成立,这支队伍的平均年龄高达68岁,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银发非遗护卫队”的成立,源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然而,在传承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老一辈传承人。
“银发非遗护卫队”的队员们,平均年龄68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各自独特的技艺。他们中有的擅长剪纸、刺绣,有的精通木雕、陶瓷制作,还有的精通传统音乐、舞蹈等。这些老手艺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
在“银发非遗护卫队”的成立仪式上,队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非遗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技艺,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队员们还制定了详细的传承计划。他们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组织展览等形式,向年轻人传授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同时,他们还将利用网络平台,让非遗技艺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银发非遗护卫队”的成立,不仅是对老一辈传承人的肯定,更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推动。在队员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热爱非遗文化。他们纷纷表示,要向这些老艺术家们学习,将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在传承过程中,队员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技艺传承也面临一定的挑战。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更加珍惜每一次传承的机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事业贡献力量。
“银发非遗护卫队”的成立,是我国非遗传承工作的一大突破。在他们的带领下,相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支“银发非遗护卫队”在传承路上,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 永安职专与青拓集团携手共建不锈钢产业学院,定向培养技术工人500名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项目荣登全球减贫案例,户均年收益突破2万!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计划,海归硕士运营古村营收翻两番: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 • 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签约20个台资项目,总投资12亿元,助力两岸农业合作新篇章
- • 永安粿条荣耀入选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征集文化代言人共展中华美食魅力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港澳,冷链专线24小时直达,打造绿色健康生活新体验
- • 宁化开展关爱独居老人行动,免费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
- • 明溪新建乡村教师周转房 助力120名教师解决住房难题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盛大开园,首批30家高新企业入驻,共筑创新高地
- • 三明小吃集团获10亿融资,三年内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
- • “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达95%”
- • 三明市发布首部《红色民俗志》:记录革命年代生活技艺,传承红色文化记忆
- • 永安轴承制造数字化车间投用,产品良品率突破99.8%,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泰宁影视基地创新打造“丹霞元宇宙”,虚拟制片技术助力降低剧组成本60%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
- • 泰宁暖菇包携手艾草青团,限定款新品亮相,有机原料种植基地扩产3倍助力绿色食品发展
- • 三元区现代智慧农业园投用,机器人种菜亩产增3倍,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尤溪板鸭一飞冲天,电商平台腊味榜登顶,直播间5分钟狂销5万只!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
- • 全国首创“林权流转+碳汇质押”模式,林农合作社引资规模突破50亿,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溪口镇荷花仙子评选落幕,千亩莲田上演汉服巡游盛宴
- • 三明客家祖地盛大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10万客家乡亲共叙乡情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盛大开园,首批30家高新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为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 • 清流县直播基地助力“新农人网红”崛起,农产品网销额年增400%
- • 三明成立小吃产业研究院,发布《预制菜标准白皮书》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 • 尤溪纺织产业碳中和转型启动,申洲国际投资20亿打造零碳工厂引领绿色未来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见证“中国林改小岗村”的历史足迹
- • 三元区创新推行“新生入学一码通”,房产户籍数据自动核验,实现入学零跑腿
- • 沙县小吃村迈入5G时代,村民直播带货日销万单,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红色马拉松:奔跑在历史的风景里
- • 三明职教园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本地产业升级
- • 泰宁县重金投入改造百年文昌小学,焕发新颜助力教育发展
- • 三明市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领跑闽西北,新兴产业贡献率创新高
- • 建宁通心白莲宴荣登“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宴”名录,传承千年古宴焕发新光彩
- • 沙县小吃全国5000家门店同步推出“减盐50%”儿童套餐,呵护下一代健康饮食
- • 沙县七峰叠翠栈道星空露营:城市近郊的轻奢野趣之旅
- • 闽中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永安投产,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 • “智慧作业本”助力教育革新,AI批改系统覆盖全市初中,教师负担减轻70%
- • 泰宁大金湖有机鱼头预制菜全新上市,液氮锁鲜技术保障鱼头鲜美口感
- • 尤溪县油茶产业联盟成立,助力标准化生产,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田县果蔬冻干生产线成功引进,出口附加值提升50%
- • “深呼吸小城发布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目标提前实现”
- • 千亿级氟新材料产业园落户三明,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签约入驻,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建宁县荷田里的科学课:央视《新闻调查》聚焦乡村教育创新
- • “俞邦村:小吃第一村,从扁肉拌面到乡村振兴之路”
- • 尤溪洋中镇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启用,学生亲身体验明代线装书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