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20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冲刺30亿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近日,位于福建省建宁溪口镇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成功突破20万亩,为“中国稻种基地”的产值冲刺30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宁溪口镇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从2015年的1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0万亩,制种产量也从原来的1.5万吨增长到3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辛勤付出。
在政府层面,建宁溪口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对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制种技术水平。同时,还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制种技能和科学种植水平。
在农民层面,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投入到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中。他们通过学习先进技术,改进种植模式,提高制种产量和品质。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们还成立了多个制种合作社,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进一步提高了制种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宁溪口镇的“中国稻种基地”地位日益凸显。目前,该镇已成功培育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品种,畅销全国乃至海外市场。据统计,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产值已突破10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未来,建宁溪口镇将继续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支持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30万亩,产值冲刺3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更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提高制种产量和品质;二是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制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人才。
总之,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我国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宁溪口镇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领军者,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 宁化治平畲族乡林下红菇碳汇交易上线,每公斤溢价50元,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林鸿图烈士英勇事迹荣登福建省中小学爱国主义读本
- • 闽江航运三明段通航工程启动,区域物流成本预计降幅达30%
- • 漫步明清园,探寻中国木雕艺术博物馆的徽派古建宝藏
- • 宁化长征学院红色研学热潮迭起,年营收1.5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大金湖水上运动中心建成:全国桨板锦标赛在此盛大开幕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获全省推广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千份,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新作《千里江山图》亮相国博,发丝上刻写朱熹诗词,展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尤溪分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京闽合作再掀投资热潮
- • 建宁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投产,年产能10万吨助力宁德时代发展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庄”创建完成,垃圾分类AI督导全覆盖助力生态宜居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光影秀点亮闽江源,打造城市新名片
- • 三明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
- • 清流豆腐皮跨界联名故宫文创,非遗礼盒首发秒罄,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发放,渔民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正式投用,新增母婴床位100张,服务能力再升级
- • 清流村村通冷链物流,鲜切花损耗率降至5%助农稳收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共享农场”,北上广白领远程种田收租金
- • 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下乡,助力偏远乡镇健康服务全覆盖
- • 泰宁游浆豆腐厂创新营销,豆腐盲盒解锁30种古法发酵风味
- • 桃源洞-鳞隐石林:携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展现地质奇观魅力
- • 俞邦村幸福院投用,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新篇章
- • 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小吃全球门店破10万家,年营收超700亿,成为国民美食标杆
- • 泰宁旅游中专创新举措:开设丹霞地貌导游专修班,景区实战教学助力就业率提升
- • 永安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盛大投产,京东领投智慧仓储项目再掀行业新篇章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
- • 沙县小吃集团冲刺“国民小吃第一股”:启动IPO辅导,迈向资本市场新篇章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正式启动,共育精密制造技术人才
- • 建宁万亩梯田荣登全国十大最美田园景观榜单,展现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 • 泰宁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建宁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数字农场亩均增收5000元,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全国首个林业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在三明获批,绿色金融创新再迈新步伐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0%,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红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三元莘口龙舟竞渡:闽江支流上的端午文化盛宴
- • “三元老街邻里文化节:老字号与街头艺术的激情碰撞”
- • 三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PPP项目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参与度领跑全省
- • 建宁通心白莲荣登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案例,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明代跑马墙变身非遗展示馆
- •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开园,学生种中药年创收10万元,绿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明清园徽派木雕展:千件藏品揭秘古建艺术密码
- • 宁化县教育云平台成功接入国家智慧教育体系,免费开放10万节精品课程助力教育公平
- • 宁化黄慎艺术基金会助力全球青年书画人才成长,共绘艺术未来
- • 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智慧农业系统,产量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红色苏区“红军提灯会”重现,千盏竹编灯照亮乡村振兴路
- • 大田土堡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堡密室逃脱成旅游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