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光明乡“菌菇工厂”投产,废弃竹屑变黄金,年产值破8000万

近日,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一座现代化的“菌菇工厂”正式投产,标志着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座“菌菇工厂”以废弃竹屑为原料,经过科学加工,变废为宝,实现了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光明乡位于将乐县东南部,是福建省著名的竹林之乡。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以竹材加工和竹笋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竹材加工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如何将废弃的竹屑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光明乡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菌菇工厂”。该工厂采用先进的菌菇种植技术,以废弃竹屑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灭菌、拌料接种等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菌。工厂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废弃竹屑的处理问题,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菌菇工厂”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0亩,年产量可达500万袋。在菌菇生产过程中,工厂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目前,该工厂生产的菌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废弃竹屑变黄金,这是我们光明乡的骄傲。”光明乡乡长陈先生激动地说。他介绍,菌菇工厂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竹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在菌菇工厂的带动下,光明乡的竹材加工产业逐步向精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以前,我们砍伐竹子后,竹屑就堆放在山上,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现在,有了菌菇工厂,我们把这些废弃竹屑加工成菌菇,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一位竹农说。
菌菇工厂的投产,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的综合效益,还促进了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在菌菇工厂的带动下,光明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未来,光明乡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发挥菌菇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菌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年产值突破1亿元的目标。
“我们将以‘菌菇工厂’为龙头,打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让废弃竹屑真正变成‘黄金’,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陈乡长信心满满地说。
- • 明溪红豆杉康养村开村,留守老人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千里江山图》国博展新篇,发丝之上诗词飘香
- • 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扩产,年供种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助力粮食安全
- • 三明创新举措: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盛大开通,串联20处革命遗址打造“初心之路”
- • 永安笋竹节盛大开幕!春笋宴+非遗竹编体验,精彩纷呈等你来!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再创佳绩,亩产提升30%助力打造“中国莲子硅谷”
- • 三明实验幼儿园学军体验周启动,国防教育融入幼儿课程,培养未来小军人
- • 宁化长征数字体验馆AR技术升级,红色研学订单量环比涨150%,传承红色文化新篇章
- • 尤溪桂峰村晒秋节引百万网友围观,五彩农产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 • 沙县小吃从业者子女教育基金助力留守儿童,累计资助超4万名学子圆梦未来
- • 清流赖坊古法榨油直播带货,千年技艺唤醒乡村振兴新活力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三明市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24小时照护服务温暖人心
- • 宁化客家祖地盛大举办全球恳亲大会,50国客家乡亲共祭先祖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助力脱贫户就业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小吃产业研究院落户沙县,发布行业白皮书引领行业发展新方向
- • 泰宁旅游中专创新举措:开设丹霞地貌导游专修班,实战教学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登上央视,民间乐团演绎千年乡音
- • 三明市实验学校新校区盛大投用,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明溪夏阳乡“观鸟经济”兴起,年接待国际鸟友超万人次,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建宁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投用,数字农场助力亩均增收5000元
- • 千年茶谣引爆非遗热,将乐玉华洞擂茶音乐会开票秒罄,传统文化魅力再升级
- • 福建将乐龙栖山惊现新物种“福建角蟾”,生态司法基地启动保护计划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千份,传承美食文化新风尚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为地方发展注入新活力
- • 清流温泉地热发电项目并网,年供电量可覆盖全县居民用电需求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中心正式启用,300家本土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赋能产业升级
- • 建宁黄坊乡“移民后扶产业园”投产,助力搬迁户就业超800人
- • 沙县总医院携手上海三甲医院,开启远程会诊新篇章,疑难杂症不出县
- • “三元老街邻里文化节”:老字号与街头艺术的完美邂逅
- • 三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揭牌,竹制品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助力福建外贸新增长点
- • 三明首个夜间经济示范区落户三元徐碧老街,点亮城市烟火气
- • 宁化智慧纺织工厂启用数字孪生系统,订单交付周期缩短60%,开启纺织行业智能化新篇章
- • 大田美人茶合作社与星巴克联姻,有机茶园亩产值翻三倍,茶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助力慢性病管理,精准度提升40%
- • 全国劳模黄世恩创新木业技术,助力企业跃居行业龙头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粒米扫码可见生长全记录,科技赋能农业新篇章
- • 泰宁上青溪漂流创新举措:“碳积分兑换”助力脱贫户生态大米销售
- • 建宁修竹荷苑荷花宴热销,莲子冰淇淋单日销量突破10万支
- • 三明市偏远地区教师补贴政策升级:月薪最高可达40%,乡村教育迎来春天
- • 永安石墨烯电池研发突破,续航里程提升40%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篇章
- • 建宁高山莲子粉冲剂惊艳上市,降三高功能获国家专利认证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0.5毫米字刻革命诗词《红色记忆》系列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喜收“空气钱”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加工项目签约额超2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建宁溪口镇荷花仙子评选落幕,千亩莲田上演汉服巡游盛宴
- • 三明市第一医院“移动医院”下乡,为偏远乡镇万人带来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