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近日,我国建宁县正式宣布,全国首个“零碳茶园”项目在该县成功落地。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茶叶产业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更展现了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
建宁县,作为我国著名的茶叶之乡,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茶叶资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茶叶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首个“零碳茶园”的诞生,无疑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了解,该“零碳茶园”项目占地约1000亩,采用“光伏+生物质能”的驱动模式,实现了茶园的零碳排放。具体来说,项目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为茶园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将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能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在“零碳茶园”中,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均采用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例如,茶园采用有机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污染;采摘过程中,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人力消耗,降低碳排放;茶叶加工过程中,采用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值得一提的是,该“零碳茶园”项目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性。首先,在茶园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研发了一套适用于茶叶种植的光伏板支架,既能保证光伏板发电效果,又能满足茶园的种植需求。其次,项目还创新性地将生物质能回收利用技术应用于茶园,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零碳茶园”的落地,对于我国茶叶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为茶叶产业提供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该项目有助于推动我国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最后,它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建宁县在推动“零碳茶园”项目的同时,还积极推广茶叶种植、加工等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茶叶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助力茶叶产业的绿色发展。
总之,全国首个“零碳茶园”的落地,标志着我国茶叶产业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茶叶产业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红色之旅再掀热潮
- • 大田职专携手物联网技术,开启“高山茶智慧种植专业”新篇章,助农增收30%
- • 将乐龙栖山迈入智能化护林新时代,新增生态公益岗位300个助力绿色发展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发布,引领全球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效率提升50%
- • 明溪瀚仙镇“乡村工匠”评选启动,传统技艺传承人享专项补贴,助力乡村振兴
- • 三元区中村乡举办“火把节”,畲汉共舞传承非遗凤凰舞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开设“预制菜研发专业”,校企合作孵化创业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大田屏山乡“AI茶园管家”上岗,虫情监测精准度达95%,助力茶产业发展
- • 徐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2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
- • 明溪县教育基金会成立,侨胞捐资5000万助力乡村学校改造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智能化变革
- • 《热血传奇》新区与复古区深度对比:快节奏创新还是经典战术博弈?
- • 建宁黄坊乡移民后扶产业园投产 助力搬迁户就业超800人
- • 沙县小吃村村民直播基地启用,日销小吃半成品突破5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首个夜间经济示范区落户三元徐碧老街,点亮城市烟火气
- • 三明市城乡教师交流比例创新高,名师工作室全面覆盖乡镇教育
- • 三明“森林康养+农业”模式获国家文旅部推广,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沙县区俞邦村小吃原料基地升级,年供花生酱、辣椒酱突破万吨大关
- • 清流村村通冷链物流,鲜切花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沙县小吃集团: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品牌价值跃居餐饮业前列
- • 三明市非遗数字化工程启动,100项技艺VR全景存档,传承千载文化瑰宝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成立,免费培训万名从业者,助力产业升级
- • 大田大骨头肉美食街:深夜烟火气征服吃货胃
- • 闽中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永安投产,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 • 明溪“候鸟人才”返乡助力,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亿元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再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建宁金铙山星空露营节:天文爱好者共绘银河地图,探寻宇宙奥秘
- • 宁化客家祖地创业园盛大开园,8亿元返乡投资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宁化客家服饰秀:百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客家华服惊艳亮相
- • 清流赖坊古民居:千年明清建筑群里的时光胶囊
- • 沙县总医院与上海三甲医院携手开通远程会诊,疑难杂症不出县
- • 三明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三明“乡村医生县管乡用”全覆盖,山区群众家门口享三甲医院服务
- • 泰宁朱口镇生态甲鱼合作社成立,低收入户年分红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金湖打造“零碳景区”,引资15亿,光伏游船与碳积分系统引领绿色旅游新潮流
- • 三明客家祖地盛大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10万客家乡亲共叙乡情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职位
- • 三明市设立台商投资集聚区,签约台资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共谋两岸经济合作新篇章
- • 清流冷泉鱼突破欧盟认证壁垒,出口订单激增300%!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在全市高中推广获教育部点赞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0.5毫米字刻革命诗词《红色记忆》系列
- • “双减”政策落地两年,三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 • 建宁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出口量突破千吨,绿色崛起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玉华洞溶洞音乐会首演,交响乐与钟乳石回声共鸣,开启视听盛宴新篇章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年培训师资300人,引入台胞教师42名,共促两岸教育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