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发现百年借粮收据:见证苏区经济史的一页辉煌
近日,在福建省建宁县的一次偶然考古发现中,一份百年前的借粮收据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不仅见证了建宁苏区在经济建设中的辉煌历程,也为我们了解中国革命时期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这份借粮收据,出自1919年,当时正值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份收据记载了当时建宁苏区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向农民借粮的情况。收据上清晰地写着:“借到粮食若干石,共计大洋若干元,立此收据,以资证明。”这份借粮收据,无疑成为建宁苏区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见证。
在20世纪初,建宁苏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阵地之一。当时,为了支持革命斗争,苏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发动农民生产,保障粮食供应。这份借粮收据,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从这份借粮收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苏区经济建设的几个特点。首先,苏区政府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粮食供应是保障红军和人民群众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苏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如征收公粮、借粮等,以确保粮食供应。
其次,借粮收据反映了当时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在革命战争年代,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这份借粮收据表明,农民为了支持革命,愿意将自己的粮食借给苏区政府,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再次,借粮收据反映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成果。在苏区政府的领导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份借粮收据,正是这一成果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借粮收据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革命时期的经济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我们了解当时苏区粮食供应情况提供了直接证据。其次,它反映了苏区政府在解决粮食问题上的策略和措施。最后,它为我们研究当时农民与政府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总之,这份百年借粮收据的发现,不仅为建宁苏区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了解中国革命时期的经济状况提供了有力证据。在今后的研究中,这份珍贵的文献资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 • “全国首单‘竹林碳汇+保险’产品在三明落地,助力林农增收超10万户”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廊在三明投产,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
- • 三明市携手厦门大学共建“闽西革命老区发展研究院”:共筑红色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小吃产业人才特区”落户沙县,技术入股最高可获千万补贴
- • 泰宁文旅元宇宙项目首期开放,虚拟丹霞景区日访问量突破百万,开启智慧旅游新篇章
- •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惊艳央视,民间乐团传承千年乡音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之路引领绿色发展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正式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坐收“空气钱”
- • 新发现!黄慎蛟湖题壁诗真迹在三明首展,千年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挂牌,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助力福建山区经济腾飞
- • 三明绿色崛起,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改革,覆盖50所试点学校,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明溪“候鸟人才”带技术返乡,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
- • 三明市政协主席会议聚焦万寿岩遗址保护利用,共谋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三明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全面覆盖
- • 三元区中村乡“生态司法碳汇林”揭牌仪式圆满举行,500亩补植林木助力环境修复
- • 大田县留守儿童亲情直播间投用,VR技术助力跨国亲子互动
- • 三明学院设立“李世熊闽学研究中心”:传承与发扬闽学文化
- • 明溪肉脯干厂革新生产流程,AI品控技术打造毫米级纹理监测,确保口感如一
- • 尤溪梅仙镇光饼节盛大开幕,百年炭火烤炉再现街头烟火气
- • 永安笋竹文化跨界联名:竹编包惊艳国际时装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
- • 明溪红豆杉林下经济示范区挂牌,紫杉醇提取技术荣获国际专利
- • 尤溪高端纺织智造园盛大开园,智能织机效率提升300%,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泰宁朱口镇“乌米宴”复兴:千年畲族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校园,传承民族瑰宝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扩容,社会资本投资环保享收益兜底: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泰宁影视基地助力影视文旅融合,年接待剧组超50个,GDP增长12%
- • 明溪新建乡村教师周转房,解决120名教师住房难题
- • 清流嵩溪镇家门口扶贫车间投产,留守老人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设立百亿级沙县小吃产业基金,全球门店供应链升级引资本竞逐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百牛披红绸祈五谷丰登
- • 永安贡川镇“赶鸟节”创新举办,无人机灯光秀助力生态保护
- • 宁化客家祖地移民新区幼儿园开园,新增学位400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将乐杨时家风故事获中纪委网站专题推介,传承优良家风助力党风廉政建设
- • 大田茶农拥抱AI时代:采茶机助力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认证,高端品牌首单出口德国慕尼黑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三明市创新探索“秸秆变废为宝”新模式,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0万吨
- • 三明革命纪念馆荣获林鸿图烈士狱中绝笔诗原件,珍贵文献见证革命精神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况空前,30国选手共襄盛举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模式升级,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2万元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启用,大学生志愿者携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 • 泰宁铁路主题公园成民国剧热门取景地,影视IP助力周边民宿蓬勃发展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级,打造丹霞地貌研学品牌,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平台投用,村民扫码议事超2万次,智慧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深加工项目集群签约额破50亿,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建宁县城关中学“荷田写生季”启动,中央美院教授亲临指导,共绘艺术青春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上线,AI算法助力全球10万家门店供应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