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挂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全国30%再创新高
近日,我国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据悉,该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杂交水稻种业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种业的发展。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该产业园以杂交水稻种业为核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旨在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种业发展平台。
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已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成为我国农业出口的重要支柱。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杂交水稻种业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挂牌,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园将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推动杂交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首先,产业园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杂交水稻种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其次,产业园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杂交水稻种业产业链的延伸。从种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到售后服务,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再次,产业园将加强人才培养,为杂交水稻种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交流、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产业园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的国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挂牌,对于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将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种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它将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为我国农业出口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挂牌,是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产业园的推动下,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期待,杂交水稻种子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 泰宁影视基地创新引入虚拟制片技术,打造实时丹霞背景合成新体验
- • 宁化发现清初客家移民路线图,填补族谱研究空白
- • 宁化石壁村“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启幕,30万客家乡亲云端共缅先祖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每亩,绿色财富双赢新篇章
- • 泰宁大源村傩舞巡游破吉尼斯纪录,千年非遗文化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 • 沙县夏茂游鱼灯制作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鱼灯巡游盛况空前引万人空巷
- • 三明“乡村数字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三明与东盟国家签订农产品出口协议,年贸易额预计增长30%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三明展区盛装亮相,智慧农业系统成资本聚焦热点
- • 三明闽江源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挂牌,首日大宗交易额突破8亿
- • 将乐擂茶习俗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民擂茶大赛盛况空前,3000家庭共襄盛举
- • 宁化黄慎艺术基金会助力全球青年书画人才成长,共绘艺术未来
- • 大田济阳乡古堡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搬迁户变身股东,年分红过万!
- • 三明“森林药膳”品牌发布,茯苓鸡汤、石斛米糕成养生爆品
- • 永安桃源洞光影秀首演,非遗粿条宴助力夜经济消费新热潮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助力成长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再现明代民间生活图景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开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挂牌,千名“数字新农人”首期培训启航
- • 《央视《记住乡愁》:聚焦建宁红色苏区,解密红军无线电起源之谜》
- • “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达95%”
- • 闽西北特委旧址荣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传承红色记忆
- • 建宁万亩梯田荣登全国十大最美田园景观榜单,展现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贴画惊艳亮相,展现自然之美
- • 大田职专携手物联网技术,开启高山茶智慧种植新篇章,助农增收30%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三明美食IP联盟成立,2025年目标: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
- • 明溪南山遗址考古盲盒热销,让消费者亲手挖掘“史前宝藏”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
- • 三明智慧菌菇工厂投产,日产鲜菇20吨直供长三角市场
- • 探秘明溪药谷小镇:中医药文化与生态康养深度游
- • 宁化启动“李世熊故里”申遗 打造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新潮流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点燃乡村游热情,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10万元
- • 永安吉山木偶戏焕新颜,AR技术助力《白蛇传》沉浸式演出场场爆满
- • 宁化举办全球客家非遗大典,30国侨胞返乡共祭祖,传承客家文化荣光
- • 清流温泉地热发电项目并网,年供电量可覆盖全县居民用电需求
- • 三明医改再升级,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显著提升至65%
- • 三元区现代智慧农业园投用,机器人种菜亩产增3倍,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全部退捕家庭
- • 清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原创剧目《跳绳吧!少年》巡演全国,传递特殊教育风采
- • 泰宁下渠镇无人机巡检队正式上岗,山林防火效率提升70%
- • 建宁闽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地,万亩林地年碳汇交易额破千万,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将乐高唐镇‘防返贫监测系统’预警,精准救助300户边缘家庭,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专题报道赞誉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