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年产值突破50亿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通过“跨村联建”模式升级,打造了“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年产值突破50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跨村联建”模式是指将相邻的多个村庄联合起来,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明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这一模式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在“跨村联建”模式下,三明市积极探索“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建设。这一产业带以农业为主导,结合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等多种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带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三明市“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涵盖多个县(市、区),包括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将乐县、泰宁县、沙县和尤溪县。产业带内共有100多个村庄参与,涉及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产业带的建设过程中,三明市注重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了产业带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产业带内,各村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例如,明溪县以茶叶、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清流县则以生态养殖、乡村旅游为主,宁化县则以竹木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这些产业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为了确保“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的高效运行,三明市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项目推进、资金保障等机制。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优化政策环境,为产业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带发展注入新活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明市“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产业带年产值已突破50亿,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此外,产业带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三明市将继续深化“跨村联建”模式,推动“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加强产业融合、提升品牌效应、拓展市场空间,力争将产业带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建宁通心白莲宴:一朵莲花的N种吃法,品味建宁独特风味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廊在三明投产,引领绿色技术“一带一路”新篇章
- • 沙县小吃IP“虬龙宝宝”走红网络,表情包下载量破千万,成为新一代网红萌物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贴画惊艳亮相,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 • 清流长校镇古法打铁技艺焕新,手工菜刀订单排至明年
- • 永安小陶镇农业气象保险全覆盖,极端天气理赔24小时到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 • 三明医改经验成招商“金字招牌”,国际医疗科技园签约投资破百亿
- • 大田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场,年发电收益助力村民共享800万元红利
- • 泰宁县“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省推广,AI预警助力校园欺凌事件防范
- • 泰宁上青桥灯节惊艳升级,千盏非遗灯点亮闽江源,共赴一场视觉盛宴
- • 三明创新举措: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
- • 宁化长征学院红色研学热潮迭起,年营收1.5亿元助力民生发展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级,打造丹霞地貌研学品牌,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 大田土堡壁画修复成果展:明代民间绘画瑰宝的重生之旅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成员: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保护
- • 三明市中小学全面启动“朱子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量突破千份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喜获新居
- • 朱熹诞辰895周年:尤溪举办理学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中欧班列‘三明号’首发,开辟闽西北至欧洲陆路新通道”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榜单,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效益新高峰
- • 明溪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生物多样性瑰宝
- • 将乐金溪水域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的成功典范
- • 建宁莲子深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贡川镇“赶鸟节”创新举办,无人机灯光秀助力生态保护
- • 将乐龙栖山野生红菇荣获碳标签认证,每朵可追溯原始森林坐标
- • 大金湖零碳旅游示范区引资30亿,光伏游船与碳积分系统引领全国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厅”投用,村民扫码参与决策超万人次,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将乐龙栖山启用AI护林员,盗伐案件同比下降80%,科技守护绿色家园
- • “大田板凳龙舞短视频挑战赛:Z世代创意改编引爆B站,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沙县小吃技艺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培养3万学员,就业率高达98%
- • 药谷小镇荣获国家级特色小镇考核优秀等次,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
- • 将乐金溪流域防洪堤加固工程竣工,守护5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 • 永安槐南镇“安贞旌鼓”非遗音乐节:百面古鼓奏响千年战阵雄风
- • 建宁溪口镇“区块链溯源梨”上市,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全周期数据
- • 沙县夏茂镇“游春牛”习俗焕新,农耕情景剧引亲子研学热
- • 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智慧农业系统,产量翻番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建宁溪口镇开启“区块链+信用积分”试点,诚信家庭低息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 • “俞邦村:小吃第一村,从扁肉拌面到乡村振兴的华丽蜕变”
- • 宁化曹坊镇扶贫小额信贷成效显著,累计放款5亿,不良率低于0.1%
- • 泰宁大源村傩舞巡游破吉尼斯纪录,千年非遗文化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 • 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成功举办,签约项目28个,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挂牌,Shein首个山区智能仓落户沙县,助力福建山区经济腾飞
- • 将乐擂茶粉冲饮装热销北美,成为海外华人乡愁代餐新宠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三明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共筑农产品销售安全网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成功落地,精密制造实训设备引领工业4.0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