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长校镇“共享冷链”启用,助力小农户保鲜成本降低7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保鲜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流长校镇积极探索创新,成功启用“共享冷链”模式,为当地小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保鲜成本降低70%,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清流长校镇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保鲜手段,当地小农户的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损耗严重,导致经济效益低下。为改变这一现状,长校镇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启用“共享冷链”模式。
“共享冷链”模式是指通过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运输到销售终端,实现全程冷链保鲜。长校镇在启用“共享冷链”模式后,为当地小农户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便利:
1. 保鲜成本降低:在“共享冷链”模式下,小农户可以将农产品集中储存、运输,降低了保鲜成本。据测算,启用“共享冷链”后,小农户的保鲜成本降低了70%。
2. 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全程冷链保鲜,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品质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 优化产业结构:长校镇“共享冷链”模式的成功启用,吸引了更多优质农产品企业入驻,进一步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
4. 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小农户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得到提高,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5. 推动乡村振兴:长校镇“共享冷链”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共享冷链”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长校镇还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共享冷链”模式顺利运行,长校镇加大了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冷库、冷藏车等。
2. 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保鲜意识和技能。
3. 完善政策支持:长校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共享冷链”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
总之,清流长校镇“共享冷链”模式的成功启用,为当地小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保鲜成本降低70%,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助力福建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清流赖坊古村焕新颜,跑马墙夜市开街,明代古宅变身文创集市”
- • 三元格氏栲森林公园:秋日“红栲林”限定打卡,邂逅自然之美
- • 三明经开区设立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携手日韩企业共筑研发新篇章
- • 尤溪朱子文化园:研学之旅,传承千年朱子文化魅力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共享林改红利助力全镇脱贫人口迈向幸福生活
- • 闽中医疗产业园盛大开园,37家医疗器械企业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大田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供10万家庭用电
- • 千年古菌种库开放,泰宁上青游浆豆腐技艺申遗成功
- • “百姓大舞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演绎民俗文化盛宴
- • 千年茶韵与非遗传承,将乐玉华洞擂茶音乐会门票开票秒罄,引爆非遗热潮
- • 建宁金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荣登“中国十大观星胜地”榜单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500户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80%,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大田土堡群焕新升级,古堡密室逃脱成爆款文旅IP
- • 国际STEM教育联盟三明基地落户,30所学校开展跨国项目学习,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8%,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宁化客家山歌全民挑战赛火爆抖音,话题播放量破亿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 • 三明市积极拓展RCEP市场,半年内设立8个招商联络处签约项目45个
- • 三明市城乡教师交流比例创新高,名师工作室全面覆盖乡镇教育
- • 泰宁大金湖退捕渔民转岗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100%退捕家庭,共筑绿色家园
- • 将乐县杨时大道正式命名,传承千年文脉
- • 三明市携手省属企业签约111.2亿元项目,共谋强链补链促产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20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冲刺30亿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全省教育系统全面推广
- • 泰宁景区周边民宿标准化改造,助力200家农户接待能力提升
- • 宁化天鹅洞:地下河泛舟,探秘“喀斯特博物馆”
- • 将乐万安镇安置区智慧管理平台投用,一键解决水电物业难题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艺术家驻村激活千年村落,新村民计划引领文化传承
- • 三明市民族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畲语教学融入校本教材,双语课堂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 • 尤溪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千人共诵《朱子家训》传承文化精髓
- • 清流县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圆满完工,20个村实现双车道通行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扩容至万亩,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大田土堡壁画修复成果展:明代民间绘画瑰宝的焕新重生
- • 泰宁设立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精神助力旅游服务品质飞跃
- • 三明闽江源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挂牌,首日大宗交易额突破8亿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百人擂茶挑战赛点燃客家文化热潮
- • 将乐杨时墓考古新发现:南宋祭祀礼器重见天日,揭开历史神秘面纱
- • 三明市“海丝小使者”计划启动,携手东南亚十城缔结教育联盟,共筑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锐减85%获全国表彰,树立新时代婚俗新风标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携手AI算力中心,引领数字农业企业蓬勃发展
- •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旱新品种,助力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突破千万亩
- • 建宁“五子登科”生态产业园产值突破150亿,莲子深加工出口日韩市场
- •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宇宙,数字藏品一上线即售罄,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的完美融合
- • 大田济阳乡“古堡咖啡”爆火,百年土堡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三明市全面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共筑闽江源头水质防线
- • 建宁金铙山生态康养基地盛大开业,森林疗愈订单已排至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