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笋竹合作社年产值破亿元,荣膺全国示范社称号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一家名为“永安笋竹合作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实现了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国示范社的佼佼者。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全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永安笋竹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由当地几十户笋竹种植户共同发起。合作社成立之初,便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分散的笋竹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已拥有会员2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笋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经营管理。永安笋竹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引领,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合作社与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笋竹产量和品质。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市场。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当地笋竹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合作社实现年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30%,成为永安市首家年产值突破亿元的农业合作社。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作社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合作社每年投入数百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使笋竹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永安笋竹合作社的成功,还在于其注重品牌建设。合作社以“永安笋竹”为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品鉴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合作社还积极参与“三品一标”认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笋竹种植户的收入逐年提高。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融资等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难题,提高笋竹产量和品质。同时,合作社还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农户的利益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作为全国示范社,永安笋竹合作社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作社与周边地区合作社开展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活动,帮助更多合作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共同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永安笋竹合作社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农业合作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明溪“候鸟人才”带技术返乡,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
- • 三明:绿色宝库,林业碳汇潜力领跑全省
- • 三明经开区创新举措:打造“人才飞地”,助力研发与生产共赢
- • 全市建成200个“田间学校”,助力农民家门口学新技术
- • 三明秋冬美食节:全笋宴、全莲宴、全菇宴挑动味蕾,探寻福建山野美味之旅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林改红利助力全镇脱贫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 • 永安吉山村抗战文化遗址焕新,民国学堂变身非遗咖啡馆,传承历史新风尚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退捕家庭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尤溪朱子诞辰日全球华人祭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仪式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发布,引领全球门店智能调度,物料需求倍增
- • 沙县小吃集团: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品牌价值跃居餐饮业前列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将乐龙栖山开启‘碳汇+文旅’试点,游客购碳积分抵门票,绿色出行新风尚”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启用,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爱心传递温暖未来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认证,高端品牌首单出口德国慕尼黑再创新高
- • 三明智慧城市大脑上线,政务服务迈向“一网通办”新高度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助力绿色转型
- • 明溪盖洋镇侨乡娘惹糕工坊盛大开业,东南亚风味与客家技艺完美融合
- • 泰宁古城“微改造”助力民生,百年老宅焕新颜成脱贫户创业新天地
- •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挂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全国30%再创新高
- • 永安曹远镇发现华南最大萤石矿储量为华南地区之最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级,打造丹霞地貌研学品牌,助力文化旅游新篇章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三明,共筑精致农业新篇章
- • 泰宁县“一校一泳池”计划圆满收官,全县中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率实现100%
- • 三明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可兑换景区门票
- • 清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原创剧目《跳绳吧!少年》巡演全国,传递特殊教育风采
- • 宁化曹坊镇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累计放贷6亿,不良率低至0.05%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宁化薏米奶昔加盟喜茶,健康饮品助力种植户增收30%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山区物流中心投建: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永安实验小学“竹编非遗工坊”作品惊艳亮相国际手工艺博览会
- • 《央视《记住乡愁》:聚焦建宁红色苏区,解密红军无线电起源之谜》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破土动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三明市勇立潮头,全国首个“基础教育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发布
- • 明溪南山遗址陶艺复原:四千年前的陶器见证“闽人智慧”
- • 三明“林业碳汇+保险”创新模式助力林农增收,每亩林地年增200元
- • 明溪紫云村“观鸟驿站”投运,生态摄影助力村民收入翻番
- • 三明市盛大举办“闽学四贤”文化周活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建宁高圳村“莲子宴”创新,莲心酥、荷叶鸡成网红爆款
- • 建宁县杂交水稻科研基地荣膺“国家实践教学点”,学生有机会参与袁隆平团队课题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非遗手作小物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传承与创新共绘德育新篇章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进课堂,千人擂茶宴创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瑰宝
- • 永安青水畲族乡畲药种植人才新政出炉,补贴额度翻倍助力产业发展
- • “一村一歌”工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村民自创村歌登上央视舞台
- • 沙县智慧停车系统全面覆盖主城区,实时查询助力缓解“停车难”
- • 大田美人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助力农户增收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