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高达95%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福建省建宁县作为全国“无废乡村”试点之一,积极创新,全域铺开“无废乡村”建设,其中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更是高达95%,为我国乡村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区县。近年来,建宁县紧紧围绕“无废乡村”建设目标,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模式,实现了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高效利用。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过去常常被当作废料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宁县引进了先进的秸秆转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还实现了资源变废为宝。
据了解,建宁县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高达95%,这意味着95%的秸秆都被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剩余的5%则用于其他用途,如饲料、肥料等。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建宁县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成果。
在“无废乡村”建设中,建宁县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政策引导。建宁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如对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农户给予补贴,对秸秆转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2. 完善基础设施。建宁县投资建设了一批秸秆收集、储存、运输等基础设施,确保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顺利进行。
3. 推广先进技术。建宁县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秸秆转化技术,提高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效率。
4. 强化宣传培训。建宁县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
通过以上措施,建宁县“无废乡村”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农村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广泛应用,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未来,建宁县将继续深入推进“无废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一方面,将继续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力度,提高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为我国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建宁县“无废乡村”试点全域铺开,秸秆转化生物质燃料利用率高达95%,为我国乡村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更多乡村将实现绿色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成效显著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获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荣誉,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沙县小吃产业链升级,中央厨房年供应食材突破100万吨,引领地方餐饮新潮流
- • 南山遗址考古公园:探寻四千年前的闽人祖先奥秘
- • 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三明“一县一品”工程成效显著,7个地标产品荣登全国百强榜单
- • 明溪南山遗址考古盲盒热销,让消费者亲手挖掘“史前宝藏”
- • 宁化石壁村客属商会助学20年,谱写3000学子圆梦大学新篇章
- • 明溪新建乡村教师周转房,解决120名教师住房难题
- • 宁化河龙贡米直播助农,县长稻田带货单场销售破千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清流县建成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三明设立百亿级沙县小吃产业基金,全球门店供应链升级引资本竞逐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助力明代民间生活图景重现》
- • 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启动,重点排查文旅设施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点燃就业新引擎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城市家庭助力脱贫户增收超千万”
- • 明溪枫溪乡卫星遥感种田技术普及,灾害预警助力减少损失超千万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重现世间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在全市高中推广获教育部点赞
- • “三明共享农庄模式走红,市民认养土地助力农户增收50%”
- • 大田文江水密隔舱造船术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国家博物馆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项目荣登全球减贫案例,户均年收益突破2万!
- • 城区焕新升级,3处口袋公园亮相,新增健身器材50套,居民生活更美好
- • 泰宁丹霞景区元宇宙游览火热,VR竹筏漂流预约量突破百万
- • 闽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效显著,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三元区莘口镇‘数字祠堂’开通,海外侨胞VR祭祖引热议: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明溪药谷小镇投产,年加工中药材能力突破万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清流赖坊古村漆器展:非遗大漆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对话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
- • 沙县夏茂镇“板凳宴”:百米长桌汇聚百家乡土味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尤溪联合梯田绽放音乐魅力,门票收入助力农田维护
- • 我市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入学安置率高达99.8%,送教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
- • 闽赣省际合作区启动,三明与赣州共建锂电新材料千亿集群
- • 东华山生态旅游区:千年古刹与杜鹃花海的禅意邂逅
- • 沙县富口镇“邻里互助养老”试点:空巢老人的温暖守护
- • 泰宁影视基地助力文旅融合,年接待剧组超50个,GDP增长12%
- • 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成功举办,签约项目28个,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再加码,村民人均年增收破2万元,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推动竹产业迈向新高峰”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石壁镇,红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农户就业新篇章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百村共建“共富产业带”年产值突破50亿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
- • 大田屏山乡茶旅融合破局,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10万+,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将乐县杨时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沙县小吃闪耀纽约时代广场,非遗文化输出再添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