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农业协作区成立,三明牵头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闽西南农业协作区正式成立,标志着福建省在推动区域农业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协作区的牵头城市,三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区域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闽西南农业协作区涵盖福建省的三明、南平、龙岩三市,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该区域地处福建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福建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协作区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农业协同发展。
三明市作为闽西南农业协作区的牵头城市,承担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三明市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三明市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茶叶、竹木、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例如,三明市的茶叶产业已形成以武夷岩茶、建瓯白茶、泰宁乌龙茶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明市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三明市已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福建永安林业、福建泰宁竹业等。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三明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是深化农业改革。三明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闽西南农业协作区的成立,为三明市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未来,三明市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协作区内其他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动闽西南农业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首先,加强区域合作。三明市将积极推动闽西南农业协作区内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区域农业品牌。通过举办农业展会、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协同发展。
其次,拓展市场空间。三明市将充分利用闽西南农业协作区的优势,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最后,强化政策支持。三明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闽西南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闽西南农业协作区的成立,为三明市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三明市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区域农业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共筑红色经济新篇章
- • 尤溪洋中镇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启用,学生亲身体验明代线装书复原
- • 泰宁丹霞星空露营节爆火,天文观测与傩舞祈福打造文旅新IP
- •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三明展区盛装亮相,智慧农业系统成资本聚焦热点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 • 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启动,重点排查文旅设施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 • 泰宁影视基地助力文旅融合,年接待剧组超50个,GDP增长12%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智能化变革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盛大开演,游客体验边吃拌面边赏迁徙史诗的独特魅力
- • 三元区预制菜产业园投产,沙县拌面扁肉迈入“微波即食”新时代
- • 泰宁大金湖退捕渔民转岗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100%退捕家庭,共筑绿色家园
- • 清流温泉文化节引入日本汤治理念,开创疗愈经济新模式
- • “中欧班列‘三明号’开通,闽西北首个国际货运通道助力外向型投资新篇章”
- • 沙县小吃集团牵手东南亚连锁餐饮,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中国美食走向世界
- • 冷泉康养中心盛大开放,低保老人享受免费疗养福利
- • 三明“森林药膳”品牌发布,茯苓鸡汤、石斛米糕成养生爆品
- • 三元区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享餐补,温暖夕阳红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共筑成长梦
- • 三明医改3.0版全面铺开,基层卫生院就诊率显著提升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红色之旅再掀热潮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再升级,村民年人均增收1.2万元,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助力绿色转型
- • 明溪暖冬行动:3000户困难家庭喜领冬季取暖补贴
- • 闽西北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在三明正式投入运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千里江山图》国博展新篇,发丝之上诗词飘香
- • 新发现!黄慎蛟湖题壁诗真迹在三明首展,千年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 • 沙县小吃原物料基地落户夏茂镇,万亩辣木田助力农户增收3万元
- • 永安槐南镇“安贞旌鼓”非遗音乐节:百面古鼓奏响千年战阵雄风
- • 闽中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永安投产,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 • 沙县富口镇“邻里互助养老”试点:空巢老人结对帮扶全覆盖,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建宁发现百年借粮收据:见证苏区经济史的一页辉煌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三明市经济总量冲刺3000亿大关,山区市逆袭成高质量发展样本
- • 全国首个“生态警务站”在三明落地,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省领先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盛大开演,游客边吃拌面边感受迁徙史诗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助力乡村振兴”
- • 莆炎高速三明段全线贯通,闽中物流圈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 • 将乐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项目投产,助力宁德时代新能源车产业链完善
- •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楹联真迹拍出千万,三明启动专项保护基金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乡村发展
- • 宁化“村村通物流”试点启动,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铸造行业迈向智能化:5G+工业机器人应用全省推广
- • 明溪县教育基金会成立,侨胞捐资5000万助力乡村学校改造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升级,5G智能车间助力良品率突破99.9%
- • 大田济阳乡高山族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原生态歌舞魅力四射,吸引游客如织
- • 三明市学生营养餐标准再升级,蛋白质摄入量提升30%,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永安桃源洞创新旅游模式:“粿条溶洞宴”光影秀+非遗美食引客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