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点燃乡村游热情,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10万元
位于福建泰宁的梅林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近年来在非遗工坊的助力下,不仅成功保护和传承了这一传统文化,更带火了乡村游,让农民演员的年收入突破了10万元大关。
梅林戏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戏曲逐渐面临传承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泰宁县在2015年成立了梅林戏非遗工坊。
非遗工坊的成立,为梅林戏的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工坊不仅定期组织演员进行培训,还通过举办各类演出、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梅林戏。同时,非遗工坊还与当地旅游部门合作,将梅林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游项目。
在非遗工坊的推动下,梅林戏逐渐走出了福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泰宁县的乡村旅游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许多农民演员通过参与梅林戏的演出,实现了年收入突破10万元的目标。
农民演员陈先生表示:“以前我们只是在家种地,生活比较艰苦。现在通过演梅林戏,我们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还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真的很感谢非遗工坊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据了解,梅林戏非遗工坊目前拥有演员近百人,其中农民演员占比超过80%。为了提高演员们的演出水平,工坊定期邀请戏曲专家进行授课,并组织演员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此外,工坊还鼓励演员们创新,将梅林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传统戏曲更具时代感。
在梅林戏非遗工坊的带动下,泰宁县的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了以梅林戏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彩的梅林戏演出,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梅林戏非遗工坊的成立,不仅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还让乡村游焕发了新的活力。”泰宁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先生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梅林戏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总之,梅林戏非遗工坊的成立,为泰宁县的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农民演员的年收入实现了突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受益,梅林戏非遗工坊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 宁化黄慎纪念馆荣膺海外藏《瘿瓢山人册页》孤本,传承艺术瑰宝
- • 建宁县乡村教师周转公寓竣工,健身书吧配套提升留乡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泰宁九龙潭夜游升级:AR技术重现《梦华录》丹霞幻境,沉浸式体验古风魅力
- • 三明市民族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畲语教学融入校本教材
- • 宁化李世熊故里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 • 三明秋冬美食节:全笋宴、全莲宴、全菇宴挑动味蕾,尽享丰收滋味
- • 永安小陶镇农业气象保险全覆盖,极端天气理赔24小时到账,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 • 大田县承接泉州机械产业转移,年订单量突破50亿元,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夏茂镇首条农村定制公交开通,助力偏远村居民出行
- • 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建宁黄坊乡树葬公祭活动,千棵纪念松树成生态新景观,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
- • 清流冷泉康养公寓项目交付,提供300张普惠养老床位,助力养老事业新发展
- • 2025三明市拆迁补偿方案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助力绿色转型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
- • 宁化长征数字体验馆引资8亿,红色IP与AR技术引领研学新风尚
- • 宁化客家祖地焕发新活力:全球客属创业园建成,返乡投资额突破5亿
- • 朱子文化园沉浸式夜游项目国庆亮相,点亮文化夜游新体验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福建建宁落地,光伏+生物质能驱动绿色生产
- • 大田土堡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百年防御建筑焕发新生
- • 清流赖坊古法榨油直播带货,千年技艺唤醒乡村振兴新活力
- • 建宁修竹荷苑盛推荷花宴,莲子冰淇淋成暑期打卡顶流
- • 泰宁大金湖退捕渔民转岗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100%退捕家庭,共筑绿色家园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发放,渔民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实时预警景区人流车流,助力智慧旅游发展
- • 泰宁竹科技产业园二期竣工,竹纤维餐具引领出口市场新潮流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永安笋竹产业迈向数字化转型,AI分拣系统助力降低损耗50%
- • 大田茶农拥抱AI时代:采茶机助力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清流天芳悦潭:森林温泉度假区的疗愈新体验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聘任制,海归硕士引领古村焕发生机年营收翻番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树立新时代婚俗新风
- • 三明市博物馆创新举措:AI数字人讲解员方言讲述千年历史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出《千里江山图》的绝美画卷
- • 大田板凳龙舞破吉尼斯纪录,108节龙身点亮元宵夜空
- • 沙县扁肉制作机器人投产,日产量高达2万颗,误差控制在1克以内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再添新成员: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保护
- • 台湾学者赴将乐考察杨时文化 共编两岸理学读本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上线,全球门店数据实时监测预警,助力产业升级
- • 《大田土堡壁画数字修复展:AI技术助力明代民间生活图景重现》
- • 沙县小吃从业者子女教育基金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助力全国2万名学子梦想起航
- • 大田红色遗址: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里的抗战记忆
- • 清流县冷链物流专业学院成立,京东冷链注资共建实训基地,共育行业精英
- • 将乐数字碳票交易平台上线,脱贫户手机端可实时变现碳汇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廊在三明投产,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
- • 三明乡村振兴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助力100个特色产业村发展
- • “三元区莘口镇百年黄酒曲配方揭秘,青年创客创新研发低度果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