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长征学院建成,红色教育培训年创收超2亿元,助力红色旅游发展
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全国各地纷纷加大对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福建省宁化县作为长征路的起点之一,近年来在红色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宁化长征学院正式建成,该学院自成立以来,年创收已超过2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宁化长征学院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占地面积约300亩,总投资约5亿元。学院以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致力于打造集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学院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青少年学生等前来接受红色教育培训。
宁化长征学院自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红色教育培训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下是学院取得的一些成绩:
1. 年创收超2亿元。宁化长征学院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红色旅游、红色文化研究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员。据统计,学院每年接待学员超过10万人次,实现年创收超2亿元。
2. 传承红色基因。学院通过举办各类红色教育培训活动,让学员深入了解长征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学院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宁化长征学院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学院周边的红色景点、农家乐等旅游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4. 带动就业创业。学院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学院还鼓励学员自主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宁化长征学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以下是几点启示:
1. 明确红色教育基地的功能定位。红色教育基地应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同时兼顾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培训等功能。
2. 加强红色文化研究。红色教育基地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理论支持。
3. 创新红色教育培训模式。红色教育基地应结合实际,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应完善相关设施,为游客和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旅游环境。
总之,宁化长征学院的建成和成功运营,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宁化长征学院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尤溪朱子诞辰纪念:千人齐诵《家礼》传承南宋儒风
- • 赖坊古民居:探寻明清建筑群与千亩茶园的慢生活之旅
- • 全国冷泉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清流召开,共谋康养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宁化长征出发地VR纪念馆盛大开馆,打造沉浸式体验“红色长征路”
- • 清流县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精准帮扶案例荣获全国十佳
- • 清流里田红色故事会开讲,百岁老兵深情讲述革命往事
- • “三明非遗数字人”上线,虚拟导游带你云游文化地图,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成效显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8%
- • 将乐杨时家风故事获中纪委网站专题推介,传承优良家风助力党风廉政建设
- • 大田美人茶合作社牵手星巴克,有机茶园亩产值翻三倍,共谱茶业新篇章
- • 尤溪纺织园区“妈妈班组”:灵活就业,兼顾育儿与工作的新选择
- • 三明全域智慧旅游APP正式上线:AR导览助力一键规划行程,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
- • 三明与新加坡交易所携手,共促林业碳汇产品境外上市新篇章
- • 泰宁古城夜宴常态化演出,游客化身古人共赴明清市集
- • 三元万寿岩遗址旧石器新发现,考古研学游订单翻倍,探寻史前文明的热潮再次掀起
- • 三明麒麟英才训练营圆满结营,青年人才双向赋能城市发展
- • 《寒支集》校注本出版发行,纪念李世熊诞辰423周年
- • 将乐龙栖山引入AI护林员,生态公益岗位新增500个,科技赋能守护绿水青山
- • 永安一中学子勇夺国际生物奥赛金牌,刷新闽西北地区历史最佳成绩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增收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落户三明,32名台湾籍教师加盟助力教育交流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粒米扫码可见生长全记录,科技赋能农业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在福建揭牌
- • 三明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200个社区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建宁通心白莲宴荣膺“中国乡村米其林”,莲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共谱和谐篇章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沙县区智慧农业云平台正式上线,200个村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迈入新纪元
- • 将乐县校园安全数字孪生系统投用,应急演练效率翻倍,筑牢安全防线
- • 大田县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打造万亩生态油茶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爱心捐赠助力学子腾飞
- • 永安洪田镇林改纪念馆:红色研学新地标,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 • 清流与广州携手共建“飞地花卉基地”,助力大湾区鲜切花市场繁荣
- • 三明全域“文化盲盒”计划:开启非遗体验之旅,探寻县区文化宝藏
- • 宁化客家祖地移民新区幼儿园开园,新增学位400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三明市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教育投入再上新台阶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复原明代线装古籍,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建宁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投用,数字农场助力亩均增收5000元
- • 尤溪县医院AI辅助诊疗助力脱贫户,大病救治成功率显著提升至97%
- • 东盟华商总会投资50亿,助力三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
- • 三明绿色崛起,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
- • 三明市创新推广“5G+智慧农场”,水稻种植实现全程无人化作业
- • 将乐常口村创新举措:发行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即可交易林业碳汇
- • 三明市“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启动,百名校长赴京沪跟岗学习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模式升级,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2万元
- • 将乐县加速融入福州都市圈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产值年增200%
- • 三明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农田用水效率提升40%
- • 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域智慧监测系统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