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点赞
近日,三明市文旅消费指数在全省范围内跃居第三位,这一喜人的成绩不仅彰显了三明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凸显了该市在“温情服务”方面的显著成效。这一成果得到了央视的广泛关注和专题报道,为三明文旅产业再添光彩。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三明市紧紧围绕“旅游+”发展战略,以提升文旅消费品质为核心,不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三明文旅消费指数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了解,三明文旅消费指数的跃居全省第三位,得益于该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三明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同时,积极引进高端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明市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质量,以“温情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旅游服务流程,确保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温馨、周到的服务。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三明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三明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节庆活动,扩大三明旅游的影响力。
四是创新旅游营销模式。三明市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发展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旅游营销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精准营销,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央视专题报道的三明“温情服务”,更是让三明文旅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赢得了广泛关注。报道中,央视记者深入三明市各大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地,亲身感受了三明旅游的优质服务。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到酒店员工的热情接待,再到旅行社导游的专业讲解,无不体现了三明市在“温情服务”方面的用心和努力。
此次央视专题报道,不仅为三明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也为该市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三明市将继续秉承“温情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
总之,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位,是三明市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三明市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全省乃至全国文旅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 将乐数字碳票交易平台上线,贫困户手机端秒变现林业碳汇,绿色扶贫新篇章开启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再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全市建成200个“田间学校”,助力农民家门口学新技术
- • 市总工会发放百万福利包,致敬五一坚守岗位劳动者
- • 清流天芳悦潭温泉季:冬日养生泡汤,森林瑜伽,尽享健康生活新体验
- • 三明学院荣获国家级产教融合基地称号,2000名产业工程师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 • 永安黄椒深加工产业链成型,辣椒素提取技术全国领先
- • 三明创新“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助力农户破解融资难题
- • “大县文江镇乡村共享书屋正式投用,扫码借书服务覆盖留守儿童千人”
- • 中央单位对口支援三明,34个重点项目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尤溪汤川乡古法捕鱼禁令生效,生态恢复促摄影赛大奖频出
- • 三明林业碳票交易破亿元,林农“卖空气”户均增收5000元,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成功,亩产提升30% 打造“中国莲子硅谷”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情系教育捐赠超2000万元
- • 清流九龙湖畔,渔歌对唱与传统号子激情碰撞,现代民谣共舞
- • 赖坊明清古建筑群启动预防性保护工程,传承历史文脉
- • 三明市经济总量冲刺3000亿大关,山区市逆袭成高质量发展样本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落地,精密制造实训设备对标工业4.0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新篇章
- • 千年钟乳石见证,将乐玉华洞内擂茶音乐会盛况空前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百人擂茶挑战赛点燃客家文化热潮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智能化变革
- •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百年非遗点亮乡村振兴之夜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金发放,退渔转旅助力村民户均增收3.5万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坐收“空气钱”
- • 沙县小吃从业者子女教育基金成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累计资助超3万名
- •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
- • 建宁县荷田里的科学课:央视《新闻调查》聚焦乡村教育创新
- • 三明举办国际生态农业论坛,发布《低碳农业三明宣言》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七成,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三明“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助力2.1万脱贫户稳固脱贫成果
- • 三明智慧菌菇工厂投产,日产鲜菇20吨直供长三角市场
- • 三明市12个县区圆满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游,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800万元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宁化治平畲族乡非遗刺绣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邓光布传说:穿越千年的民间智慧,荣登福建省非遗扩展名录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农民网红,农产品网销额年增500%
- • 大田茶农拥抱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开启智能农业新篇章
- • “教育云校”平台上线,助力山区学子共享名校优质资源,同步名校课堂超10万课时
- • 尤溪纺织智造园迈向数字化升级,申洲国际追加投资15亿助力产能扩张
- • 大田AI采茶机投入使用,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助农增收
- • 河龙贡米种植户喜获气象指数保险,共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防线
- • 新加坡吉宝资本注资三明林权交易平台,碳汇产品拟登陆新交所,绿色金融再添新动力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5%
- • 大田大骨头肉美食街:深夜烟火气征服吃货胃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式剧场盛大开幕,百年迁徙史诗边吃边看
- • 三明市“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启动,百名校长赴京沪跟岗学习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