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近日,三明市全境正式实施《乡村习俗保护条例》,标志着该市在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三明市12个县区同步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旨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千年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乡村习俗保护条例》的实施,旨在全面保护三明市乡村传统文化,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等。该条例明确了乡村习俗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为乡村习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乡村习俗的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乡村习俗保护体系,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乡村习俗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乡村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形成政府、社会、民间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
在非遗守护人基金设立方面,三明市12个县区同步启动了相关工作。非遗守护人基金主要用于支持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包括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非遗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基金的设立,将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非遗守护人基金的设立,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通过设立基金,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基金还可以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明市在实施《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和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的过程中,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活动,让群众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增强保护意识。此外,还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让非遗文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据了解,三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木偶戏、剪纸、竹编、陶瓷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和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三明市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总之,三明市全境实施《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和设立非遗守护人基金,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三明市将继续加大对乡村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这些千年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中心正式启用,300家本土企业拥抱“数字孪生平台”
- • 传奇新区速递:热血新篇与经典传承的交响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新潮流
- • 全国首个“教育元宇宙实验室”在三明一中建成,开启未来教育新篇章
- • 尤溪朱子茶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沙县小吃原材料基地升级,年供酸菜、花生酱超10万吨,助力小吃产业迈向新高峰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路线发布,全县中小学“每周一礼”活动全面启动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助力慢性病管理,精准度提升40%
- • 大田职专茶科技实验室落成,校企联合研发高山茶新品引领行业创新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百人擂茶挑战赛点燃客家文化热潮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注入新鲜血液助力发展
- • 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域智慧监测系统正式启动
- • 宁化客家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年产值突破10亿
- • 闽江航运三明段通航工程启动,区域物流成本预计降幅高达30%
- • 大田屏山茶葬获生态认证,骨灰滋养茶园倡导生命延续
- • 将乐县创新“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
- • 三明市绿色经济助力GDP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山区市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荣登全国移风易俗案例,新人喜获政府礼金补贴”
- • 三明城市绿肺:格氏栲森林公园生态研学指南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助力林农增收新路径
- • 全国首个“小吃产业人才特区”落户沙县,技术入股最高可获千万补贴,小吃产业迎来新篇章
- • 全国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落户三明,首期培训生态小卫士500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宁化方田乡“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政策落地,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村卫生所
- • 明溪红豆杉康养村开村,留守老人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升级,203个村庄共建产业联盟年产值突破百亿
- • 泰宁县“智慧作业本”试点:大数据助力精准分析学生知识盲区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文化底蕴
- • 三明12个县区全部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沙县凤岗街道小吃模具雕刻申遗成功,蒸笼刻花技艺惊艳非遗展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破土动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三明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坐收“空气钱”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齐聚竞技
- • 明溪林下种植铁皮石斛,助力留守老人月均增收3500元
- • 宁化农村路灯亮化工程惠及86个村,照亮夜行路,助力乡村振兴
- • “宁化方田乡‘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政策落地,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村卫生所”
- • 三明稀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落地,福建稀土深加工领域迎来里程碑
- • 建宁溪口镇荷花仙子评选揭晓,千亩莲田上演汉服巡游,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潮完美融合
- • “建宁闽江源护水员公益岗:助力300贫困户年增收2万+,共筑生态宜居新家园”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式剧场盛大开幕,百年迁徙史诗边吃边看
- • 三明市盛况空前,世界客家电竞大赛与《客家族谱》游戏惊艳亮相
- • 明溪南山遗址考古盲盒火热发售,邀您亲手挖掘史前宝藏
- • 永安桃源洞夜游项目上线,周边民宿收入翻三倍,旅游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明溪淮山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产品出口日韩,助力农民增收
- • 三明市美术馆盛大开馆,首展“闽中山水画派百年精品”亮相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投产,亩均增收突破2000元,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携手大学生志愿者,共筑留守儿童温暖港湾
- • 泰宁古城“微改造”助力民生,百年老宅焕新颜成脱贫户创业空间
- • 《泰宁游浆豆腐荣登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千年菌种库全球共享传承中华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