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生态祈福护航千年渔俗”
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一项传承千年的渔俗活动——“竹蛏捕捞祭”近日正式重启。这项活动不仅是对当地渔民们勤劳智慧的致敬,更是对生态保护与祈福的深刻体现。
中村乡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竹蛏生长的理想之地。竹蛏,又称“蛏子”,是中村乡渔民们的主要捕捞对象。自古以来,这里的渔民们便以捕捞竹蛏为生,形成了独特的“竹蛏捕捞祭”习俗。
“竹蛏捕捞祭”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中村乡的渔民们便会举行盛大的祭典,祈求海神保佑竹蛏丰收,渔业兴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古老的习俗逐渐被遗忘。如今,在政府部门和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渔俗得以重启,成为中村乡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重启“竹蛏捕捞祭”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中村乡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竹蛏作为一项重要的渔业资源,其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此次重启“竹蛏捕捞祭”,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在祭典现场,渔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载歌载舞,表达对海神的敬意。他们还向海神献上新鲜竹蛏,祈求来年竹蛏丰收,渔业兴旺。整个祭典过程庄重而祥和,充满了浓厚的渔村风情。
重启“竹蛏捕捞祭”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进一步提升了中村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渔村风情。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中村乡的渔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未来,中村乡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竹蛏捕捞祭”这一千年渔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文化中来。同时,中村乡还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美丽的渔村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之,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活动,不仅是对千年渔俗的传承,更是对生态保护的深刻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一传统习俗的焕发新生,将为中村乡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 • 华为工业互联网中心落地,300家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共筑智能制造新生态
- • 明溪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留守老人月增收3000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将乐龙栖山迈入智能化护林新时代,新增生态公益岗位300个助力绿色发展
- • 河龙贡米种植户喜获气象指数保险,共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防线
- • 大田桃源睡眠小镇:森林氧吧中的“慢生活”新主张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发现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沙县小吃全国5000家门店同步上线“减盐50%”儿童套餐,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三明木偶戏团TikTok粉丝破百万:孙悟空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魅力"
- • “三元区莘口‘百年黄酒曲’配方揭秘,青年创客打造果味低度酒新风尚”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永安罗坊乡“微公交村村通”开通,山区老人免费乘车就医,便捷生活温暖人心
- • 全国首个“小吃产业人才特区”落户沙县,技术入股最高可获千万补贴,小吃产业迎来新篇章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加工项目签约额超20亿,共筑合作新篇章
- • 永安小陶镇“5G+数字果园”建成,AI精准灌溉节水50%,引领智慧农业新潮流
- • 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在永安挂牌成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泰宁暖菇包邂逅二十四节气,艾草青团引爆网红市场”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产业园日配送食材超千吨,助力小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 三明市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2000元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携手AI算力中心,助力数字农业企业蓬勃发展
- • 沙县区青少年宫创新教育模式:小吃文化STEM课程助力青少年物理化学知识学习
- • 三明机场再添国际货运航线,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运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助力培养10万“新餐饮创客”
- • 全国首单“林业碳票+保险”落地三明,高盛资本认购5亿元额度,绿色金融创新再迈新台阶
- • 建宁“五子登科”生态产业园产值突破150亿,莲子深加工出口日韩再创新高
- • 建宁中央苏区旧址VR体验:穿越时空见证反围剿战役的峥嵘岁月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共赴山地挑战之旅
- • 永安石墨烯研究院携手华为,共启智能温控材料研发新篇章
- • 建宁黄桃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果脆畅销RCEP成员国,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竹海音乐节:竹林深处,邂逅民谣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 • 三明:绿色宝库,林业碳汇潜力领跑全省
- • 尤溪梅仙光饼携手国潮快闪店,朱元璋IP联名款瞬间抢购一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三明“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助力2.1万脱贫户稳固脱贫成果
- • 万寿岩遗址保护专班召开会议,共谋史前遗址活化利用新篇章
- • 大田林大蕃游击队密营遗址发现百件战时文物,历史记忆得以重现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助力林农增收新路径
- • 永安石墨烯产业园产值突破百亿,全球首条量产线投产引国际关注
- • 将乐数字碳票交易平台上线,贫困户手机端秒变现林业碳汇,绿色扶贫新篇章开启
- • 将乐龙栖山启用“AI护林员”,盗伐案件同比下降90%
- • 尤溪板鸭厂创新环保举措,光伏烤房助力年减碳500吨,荣获全球绿色食品认证
- • “清流赖坊古村焕新颜,跑马墙夜市开街,明代古宅变身文创集市”
- • 清流赖坊镇“全牛宴”习俗申遗成功,一头牛烹出36道菜引美食博主打卡
- • 闽中医疗产业园盛大开园,37家医疗器械企业共筑医疗产业新篇章
- • 将乐龙栖山启用AI护林员,盗伐案件同比下降80%,科技守护绿色家园
- • 三元区新增5所普惠托育机构,助力缓解“带娃难”问题
- • 三明市加大财政投入,每年5亿元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落户三明,32名台湾籍教师加盟助力教育交流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4A景区认证,游客可尽享“小吃大师课”美食盛宴
- • 全国首个“生态警务站”在三明落地,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省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