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在福建揭牌
近日,我国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沙县小吃文化的极大肯定,更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里程碑。在喜讯传来之际,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在福建沙县正式揭牌,标志着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沙县小吃,又称沙县炖品,源于福建三明市沙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其制作技艺精湛,品种繁多,口味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此次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名录,不仅是对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传承的肯定。
据悉,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名录,经过了严格的评审过程。评审专家表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沙县小吃在选材、烹饪、调味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技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精髓。
在揭牌仪式上,福建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的揭牌,将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传习馆将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承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小吃制作人才,让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小吃技艺传习馆”位于沙县小吃城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馆内设有沙县小吃历史展示区、制作技艺展示区、传承教学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沙县小吃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品种特点等,还可以亲身体验制作沙县小吃的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传习馆还将定期举办各类小吃制作技艺培训班,邀请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传承人现场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此外,传习馆还将开展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走向世界。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的揭牌,无疑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名录,全球首家“小吃技艺传习馆”的揭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让我们共同期待,沙县小吃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重现江湖
- • 泰宁县“一校一泳池”计划圆满收官,全县中小学生游泳技能普及率达成100%
- • 《三明赋》全网发布,诗意解读“风展红旗如画”
- • 将乐县创新“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
- • 明溪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生物多样性瑰宝
- • 尤溪朱子文化元宇宙体验馆上线,开启虚拟祭拜先贤新篇章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点亮希望之光
- • 宁化开展爱心行动,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
- • 全市动态防返贫监测系统升级,助力2024年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大田茶农拥抱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开启智能农业新篇章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永安黄椒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农民增收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建宁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贫困户“黄金油库”
- • 清流林畲红色故事入选全国优秀党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永安市首条“学生定制公交专线”开通,便捷服务覆盖10所学校
- • “教育云校”平台成功上线,助力山区学生同步名校课堂,累计提供超10万课时资源
- •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500户,幸福生活再升级
- • 将乐县加速融入福州都市圈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产值年增200%
- • 明溪县创新实践,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建成,光伏发电实现全年用电自给
- • 将乐“生态警务站”守护绿色家园,护林员变身脱贫户纠纷调解员
- • 泰宁废弃矿山修复PPP项目招标,社会资本参与度全省居首,绿色转型再迈新步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培养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完工,1500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游,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800万元
- • 永安小陶镇农业保险全覆盖,灾后理赔最快24小时到账,守护农民“钱袋子”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300家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冷泉康养中心盛大开放,低保老人免费疗养政策温暖人心
- • 沙县区高考本科上线率蝉联全市“七连冠”,素质教育评价全省第一,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宁化长征出发地VR体验馆运营,红色文旅助力周边就业超千人
- • 永安吉山木偶戏与AR技术完美融合,《白蛇传》沉浸式演出场场爆满,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永安抗战遗址文旅融合项目荣登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榜单
- • 尤溪纺织云平台交易额突破50亿,AI设计系统助力缩短打样周期70%
- • 《宁化客家擂茶荣登《舌尖3》,古法石臼研磨订单激增五倍》
- • 清流县域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孵化百名“新农人”,农产品网销额年增300%
- • 永安竹产业园携手中林集团,竹循环经济产值再攀高峰突破30亿
- • 大田土堡群焕发新生:古堡研学助力文旅发展,惠及200户脱贫家庭
- • 全省首个石墨烯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永安,引领产业创新新篇章
- • 三明市首部《红色民俗志》发布,257项革命年代生活技艺传承千年文化
- • 三明推出“四季农事节”,体验农耕文化,畅享田园风光
- • 建宁县荷田里的科学课:央视《新闻调查》聚焦乡村教育创新
- • 《清流》导演携手《李宽和与红色交通线》院线电影立项,红色题材再掀热潮
- • 明溪县“侨乡教育联盟”荣获全国侨务工作示范项目,助力侨乡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助力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
- • 建宁“交房即交证”新政落地,业主子女入学无忧,教育配套再升级
- • 三明“乡村数字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