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培育百名振兴带头人,老支书授课助力乡村发展

在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林改夜校”悄然兴起,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所特殊的“夜校”由老支书亲自授课,培养出一批批振兴带头人,为乡村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洪田镇位于永安市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近年来,随着国家林权改革的深入推进,洪田镇的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洪田镇党委、政府决定创办“林改夜校”,旨在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
“林改夜校”的授课地点设在洪田镇文化中心,每周一至周五晚上,老支书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为学员们授课。老支书名叫陈德明,今年已经70岁,他曾是洪田镇的一名优秀干部,对林业产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感情。
陈德明老支书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林业政策法规、林业生产技术、林业经营管理等。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林业知识传授给学员们。此外,他还邀请了一些林业专家和企业家来校授课,为学员们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知识。
“林改夜校”自创办以来,已经吸引了百余名学员报名参加。这些学员来自洪田镇的各个村,有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有的是林业合作社负责人,还有的是普通村民。他们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成为了当地的振兴带头人。
“以前我们对林业政策了解不多,现在通过‘林改夜校’的学习,我们对林业政策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林业产业发展也有了信心。”一位学员感慨地说。
在老支书的带领下,学员们学以致用,纷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们带领村民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林业产量和品质。在他们的努力下,洪田镇的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收入也逐年提高。
“林改夜校”的成功,不仅为洪田镇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借鉴洪田镇的“林改夜校”模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展望未来,洪田镇将继续深化“林改夜校”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洪田镇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乡村更加美丽、富裕、和谐。
在这所特殊的“林改夜校”里,老支书陈德明和他的学员们正携手共进,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洪田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 明溪瀚仙镇“乡村工匠认证”正式启动,48人获专项补贴,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市美术馆盛大开馆!首展“闽中山水画派百年精品”亮相
- • 大田铸造行业数字孪生工厂投用,故障率下降60%,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残障人士就业,聋哑演员闪耀央视《非遗焕新夜》
- • 全国首单“林业碳票+保险”落地三明,高盛资本认购5亿元额度,绿色金融创新再添新篇章
- • 清流赖坊古法榨油:千斤木槌敲响千年农耕记忆
- • 建宁“数字种子”平台上线,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种业安全升级
- • 沙县小吃原物料基地落户夏茂镇,万亩辣木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生态祈福护航千年渔俗”
- • 沪明对口合作再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助力三明国际产业社区建设
- • 明溪县创新实践,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建成,光伏发电实现全年用电自给
- • 宁化长征小学创新教学手段,AR红色剧本杀点击量破百万,沉浸式学习引领潮流
- • 三明学院石墨烯研究院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校企合作项目硕果累累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助力慢性病管理,精准度提升40%
- • 沙县夏茂镇“板凳龙斗春”非遗展演:百户村民共舞300米长龙祈丰年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泰宁梅林戏焕新重生:青年剧团演绎《尚书第传奇》传承古老剧种
- • 三明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50个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点助力家庭教育新篇章
- • 三明“非遗数字人”上线,虚拟导游带你云游文化地图,感受非遗魅力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建宁通心白莲宴荣膺“中国乡村米其林”,莲文化与二十四节气共谱和谐篇章
- • 大田屏山乡茶园荣膺“中国醉美茶旅目的地”称号,茶旅文化再掀热潮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携手元宇宙实验室,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全域生态模拟
- • 宁化河龙贡米携手盒马鲜生,数字化农田助力亩产突破1200公斤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大田县矿山复垦区华丽转身,光伏农业园年发电突破1亿度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家家展绝活共享百家饭
- • 远山三人行,探寻沪明临港产业园:山海协作新样本的生动实践
- • 三明林改经验写入国家扶贫白皮书,引领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创新
- • “将乐高唐镇‘AI村医助手’培训全面展开,慢性病管理精准至户”
- • 泰宁尚书第夜游剧场:AR技术带您穿越明朝一品大员生活
- • 三明乡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集体经济增收翻番
- • 兴沙县水美土堡群:揭秘闽中古民居的军事防御密码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泰宁设立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精神助力旅游服务升级新篇章
- • 清流县域直播基地孵化“新农人”,农产品网销额年增30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田高山茶数字交易平台上线,AI评茶师助力精准匹配全球买家
- • 《客从何处来》:全球首部客家文化元宇宙剧在三明惊艳亮相
- •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供种量占据全国30%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游,农民演员年收入突破800万元
- • 泰宁上青桥灯节:百盏古桥灯映照千年闽江源
- • “宁化方田乡‘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政策落地,优质医疗资源直达村卫生所”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引领文明婚俗新风尚
- • 沙县夏茂镇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重温革命老区峥嵘岁月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全球首条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在三明投产,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永安贡川草根汤秘方数字化,AI配伍系统引领养生新配方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