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首部《红色民俗志》发布,传承革命年代生活技艺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正式发布了首部《红色民俗志》,这部收录了257项革命年代生活技艺的文献,不仅是对三明市深厚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革命先辈们英勇事迹的缅怀。这部《红色民俗志》的问世,标志着三明市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红色民俗志》是一部全面记录三明市革命年代民俗文化的文献,旨在挖掘和整理三明市丰富的红色民俗资源,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该志共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饮食、服饰、节日、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工艺、民间体育、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
在这部《红色民俗志》中,收录了257项革命年代的生活技艺。这些技艺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艺:
1. 革命年代饮食技艺:在革命年代,由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性,人们的饮食十分简朴。然而,在这简朴的饮食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如红军长征途中,战士们用野菜、野果等食材制作的“红军饭”,既保证了战士们的营养需求,又体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作风。
2. 民间服饰技艺:革命年代的服饰,既具有时代特色,又承载着革命精神。如红军军装、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服饰等,都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斗志。
3. 民间艺术技艺:革命年代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这些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4. 民间信仰技艺:革命年代的民间信仰,如土地公、妈祖等,虽然具有迷信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些信仰在革命斗争中,也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5. 民间工艺技艺:革命年代的民间工艺,如竹编、木雕、陶瓷等,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这些技艺在传承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红色民俗志》的发布,对于三明市乃至全国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三明市丰富的红色民俗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它有助于推动三明市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它有助于促进三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总之,《红色民俗志》的发布,标志着三明市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三明市将继续加大对红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三元区发现宋代古窑址群,或将改写闽中陶瓷史
- • 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展:探寻从池塘到舌尖的匠心传承之路
- • 建宁5G+无人机巡田系统启用,农户挽回灾害损失超千万
- • 泰宁暖菇包推二十四节气限定款,艾草青团成网红爆品,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大田县开启林大蕃故居VR导览系统新时代,传承历史文化
- • 三明市倾力设立教育振兴基金,助力困境学生圆梦未来
- • 宁化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福建省农林大学与三明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共育现代农业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 •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红色旅游与生态美景的完美融合
- • 尤溪汤川乡“光伏新村”启用,屋顶发电年户均增收5000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福州携手共建农产品直供通道,鲜活产品当日达,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将乐万安镇安置区智慧管理平台投用,一键解决水电物业难题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完工,1500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宁化客家祖地盛大举办“全球客属美食节”,百国华侨共烹老鼠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三明医改经验成为招商“金字招牌”,国际医疗科技园签约投资破百亿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
- • 宁化长征数字纪念馆引资8亿,AR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历史体验
- • 县残联倾力打造“上门评残”服务,为行动不便群体带来福音
- • 宁化客家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年产值突破10亿
- • 将乐龙栖山红菇碳标签上市,每朵红菇都有原始森林坐标的溯源之旅
- • “泰宁红军街沉浸式剧本杀上线,年轻游客重走革命路,传承红色基因”
- • 清流李宽和纪念馆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建宁高山莲子粉冲剂上市,创新降三高功能获国家专利认证
- • 永安粿条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招募文化代言人共传中华美食文化
- • 台湾农民创业园智慧农业系统助力,产量翻番,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三明“森林药膳”品牌发布,茯苓鸡汤、石斛米糕成养生爆品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三钢集团引领全球钢铁工业碳减排新篇章:全球首条钢铁工业碳捕集生产线建成,年封存CO₂超10万吨
- • 尤溪朱子文化元宇宙体验馆上线,开启虚拟祭拜先贤新篇章
- • 清流温泉康养小镇荣膺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标杆
- • “中欧班列三明—汉堡专线开通,闽西北货物出口欧洲提速50%”
- • 沙县夏茂镇“板凳宴”:百米长桌汇聚百家乡土味
- • 将乐光明乡竹荪工厂投产,智能温控技术助力四季采收
- • 德国巴斯夫氟化工项目成功落地福建清流,年产20万吨高端含氟材料助力产业升级
- • 三元区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佩戴AI手环实时预警,守护银发生活新篇章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成长营地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点帮扶,点亮希望之光
- • 泰宁上青溪漂流创新举措:碳积分系统助力游客兑换生态大米
- • 泰宁下渠镇无人机巡检队上岗,山林防火效率提升70%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三明学院石墨烯研究院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校企合作项目达37项,产学研深度融合再创佳绩
- • 建宁溪口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20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冲刺30亿
- • 沙县将军祠启动数字化保护工程,传承历史记忆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培训开班,灾害预警助农止损千万
- • 永安笋竹合作社年产值破亿元,成为全国示范社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永安青水畲族乡创新畲药种植人才培养模式,补贴额度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贡川赶鸟节焕新颜:无人机灯光秀替代传统爆竹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