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试点“土地银行”,农民存地收租金还能享分红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入,各地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路径。福建省泉州市三元区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性地推出了“土地银行”模式,让农民存地收租金,还能享受分红,这一举措受到了广泛关注。
“土地银行”是一种新型的土地流转方式,它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土地资源,然后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流转,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在三元区,“土地银行”的运作模式如下:
首先,农民将土地存入“土地银行”,成为“土地银行”的股东。存地农民不仅可以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租金的多少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其次,“土地银行”将农民存入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研发、休闲农业等领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再次,“土地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将整合后的土地资源流转给有需求的农业企业或个人。流转过程中,农民作为股东,可以分享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这种收益包括租金收入和分红收入。
最后,农民在享受租金和分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土地银行”获得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保险等增值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元区“土地银行”试点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明显增强,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试点地区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1.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0%以上。其次,土地流转后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再次,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当然,“土地银行”模式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如何提高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如何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纠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三元区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土地银行”模式。
首先,三元区建立了完善的土地流转合同制度,明确了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其次,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监管,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再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
总之,三元区“土地银行”试点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可以借鉴三元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适合本地的土地流转模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县“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助力20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泰宁朱口镇“稻田养螺”试验成功,亩均增收3000元惠及百户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新路径
- • 大田文江水密隔舱造船术复兴:明代福船模型献礼国家博物馆
- • 尤溪桂峰古村焕发新生:古宅变身民宿,8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4万元
- • 大田古堡民宿经济爆发,明清土堡年接待游客超50万,古韵旅游新风尚
- • 尤溪朱子茶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尤溪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千人共诵《朱子家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建宁“五子登科”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家家展绝活,共烹百家饭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粒米可查生长全过程,科技赋能农业新篇章
- • 宁化黄慎艺术基金会奖励全球青年书画人才,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引德国隐形冠军入驻,氢能阀门项目年产值超30亿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展绝活、烹百家饭,构建和谐邻里情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攀升,温情服务赢得央视赞誉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 • 三明市中小学全面推广“客家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与弘扬客家精神
- • 全国首支“银发非遗护卫队”成立,68岁平均年龄传承老手艺
- • 三明与福州携手共建“飞地科创园”,助力研发成果本地转化享税收减免红利
- • 清流赖坊镇“全牛宴”习俗申遗成功,美食博主打卡36道牛宴盛宴
- • 县残联倾力打造“上门评残”服务,关爱行动不便群体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盛大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激增180%,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杨时家风故事获中纪委网站专题推介,传承优良家风助力党风廉政建设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畲族文化新篇章
- • 三明学院再创佳绩:新增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获教育部推广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全球首家“蒸饺技艺传习馆”落户夏茂,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明溪红豆杉林套种黄精,林下经济产值破亿元助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尤溪县医院手术机器人助力,复杂手术成功率攀升至98%,贫困患者受益良多
- • 泰宁影视基地创新打造“丹霞元宇宙”,虚拟制片技术助力降低剧组成本60%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新篇章开启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清流氟化工绿色转型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助力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目标
- • 闽粤赣三省共建“中央苏区经济走廊”,三明担当核心节点:共筑红色经济新篇章
- • 宁化河龙贡米智慧农田投产,5G监测助力千户农民增收超万元
- • 泰宁明清古城焕新颜:“微改造”助力百年老宅变身高颜值文创空间
- • 泰宁梅林戏《大金湖之恋》北美巡演,山水实景舞台震撼海外观众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出《千里江山图》的绝美画卷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点亮乡村教育希望之光
- • 泰宁旅游旺季灵活就业平台上线,提供3000个临时岗位助力就业
- • 清流长校镇“共享冷库”平台开通,助力小农户果蔬保鲜成本降低60%
- • 将乐常口村创新实践“两山理论”,设立“两山理论实践基金”,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 • 将乐玉华洞景区升级,打造“中国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 • 药谷小镇荣获国家级特色小镇考核优秀等次,展现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成果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光影秀点亮闽江源,打造城市新名片
- • 全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在永安挂牌成立,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观鸟爱好者的隐秘天堂
- • 明溪县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校园”:光伏发电满足全部用电需求
- • 泰宁大金湖有机鱼头汤预制菜:活鱼现杀,196℃液氮锁鲜,尽享美味与营养